2020年9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带队在湖北省麻城市龙池办白塔河“共同缔造示范带”调研。
菊花已经成为麻城市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图为菊农正在采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青海省举办中药材技术培训班,学员们在实地观摩教学中,对灵芝产生了浓厚兴趣。
湟中区黑城村村民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投工投劳后合影。
“我们要把定点扶贫县当作亲戚、亲人,有好事了,就想着他们,他们有啥困难,我们就帮帮忙,搭把手。”2020年10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开展定点扶贫调研时语重心长地说:“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一定要用心用情,尽心尽力。”
按照中央定点扶贫结对工作安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2012年开始,定点帮扶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红安县和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下简称“4县(市、区)”]。部党组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将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推进,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部党组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成立由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部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做好“十三五”期间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定点扶贫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年度帮扶计划等系列文件,创新组团帮扶机制和部县联席会议制度,多措并举支持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工作。王蒙徽同志反复强调,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凝聚行业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各项帮扶举措,助力定点扶贫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多次赴4县(市、区),走村入户,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其他部领导也多次带队赴定点扶贫县调研,结合分管工作,研究推进帮扶举措。部各司局、直属各单位、行业协会和湖北省、青海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单位,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尽锐出战,持续帮扶,4个定点扶贫县(市、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深入推进脱贫成果巩固,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创新机制 聚焦难点精准发力
2020年9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倪虹在湖北省红安县主持召开定点扶贫部县(市、区)联席会议,与红安县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研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思路和举措,指导定点扶贫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用这种联席会议方式,逐项跟踪去年协调的重点事项落实情况,部县(市、区)一起研究讨论确定一批今年重点协调解决的事项,一项一项协调、一项一项推进、一项一项落实,效率高、责任实、成效好,深受地方同志欢迎。其中,帮助红安县引进的海通建设集团,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0多亿元产值、3000多万元税收。
“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举措,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建立定点扶贫组团帮扶机制和定点扶贫部县(市、区)联席会议制度,聚焦难点精准发力,为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和成果巩固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创新建立定点扶贫组团帮扶机制,由部扶贫办公室牵头负责,成立了4个“1﹢ 1﹢1”帮扶工作组,每个帮扶组由1个主要业务司局作为组长单位,1个直属单位和1个行业协会作为成员,集中力量对口帮扶1个定点扶贫县(市、区),压实责任,形成合力。
根据这一机制,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组成麻城帮扶“战队”,部住房保障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业协会组成红安帮扶“战队”,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中国建设报社、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组成大通帮扶“战队”,部标准定额司、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组成湟中帮扶“战队”。4支劲旅分兵突进,集中优势兵力,锁定4县(市、区)贫困“堡垒”精准发力,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尽锐出战 派最强力量“啃”最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