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记部援青干部,青海省玉树市委常委、副市长牛
发布时间:2020-12-26 16:00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大美青海,圣洁玉树。

  7月12日,青海省玉树市委常委、副市长牛大刚带着记者登上海拔3800米的当代山观景台。夕阳西下,天空依然清明澄澈,群山环抱之中,美丽的玉树市尽收眼底。

  “那里是玉树州博物馆,那里是玉树格萨尔广场,那里是玉树康巴艺术中心,那里是玉树游客接待中心……”牛大刚的手不停地变换方向,为记者介绍地震后玉树重建的“十大建筑”,如数家珍。

  “我们玉树还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美誉。那两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一条是扎曲河,另一条是巴塘河,汇入通天河后,再流入长江……”从牛大刚的言语中,能真切感受到他那情不自禁流露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这个在玉树工作、生活了3年的“80后”援青干部,已经把自己的一切深深地融进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中,早已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主场”、自己的家园。

  为高原智慧城市贡献智慧

  走进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只见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一楼的呼叫中心,二楼的指挥中心,三楼的决策中心,荧屏闪烁,井然有序。

  “2015年,玉树市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但管理还比较粗放,处在运行的初级阶段,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老百姓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才文久丁介绍说。

  纲举才能目张。牛大刚经过充分调研摸底,牵头组织编制了《关于提升玉树市智慧城市便民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玉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为了玉树智慧城市建设管理,牛大刚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制作智慧城市宣传片,他千方百计找来国内知名编导,前后6次到玉树拍摄。在北京参加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期间,他苦口婆心地向组委会游说,不仅免掉了玉树的展位费,还为玉树无偿装修展位,节省经费近30万元。为了玉树,牛大刚处处“精打细算”。

  “玉树市每天有75个网格管理员在市内巡视,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全天候受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到目前为止已经受理了1.3万多个案件,办结率达到了85%以上。”牛大刚介绍说。

  “大刚副市长常常为了玉树的智慧城市建设加班加点。我作为玉树市智慧城市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常常被他请到办公室、宿舍研究问题,大到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小到一盏路灯的管控,事无巨细,我们都会深入交流讨论,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才文久丁告诉记者。

  牛大刚认为,智慧城市不能玩概念、搞花架子,必须要切实解决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自2015年9月底玉树颁发全国藏区第一本暨青海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至今,玉树市已成功发放近万本不动产权证书,该项工作走在了藏区前列。但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环节冗长复杂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也因此成了牛大刚决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019年年初,牛大刚组织力量推出了不动产集成平台,通过对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整合了交易、登记、税务等跨部门信息资源,打通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不动产首次登记“1次上门、1窗受理、1套电子材料、1小时办结”,为玉树市政府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惠民目标。

  白面书生变身康巴汉子

  挂职玉树市委常委、副市长,牛大刚很“看重”这个位子。

  玉树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是灾后重建的成功案例,更是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同时这里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可以说,玉树是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地位。

  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作为挂职干部,必须当好纽带与桥梁。为此,牛大刚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引进高端智库,为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出谋划策、提供合理化建议。

  3年来,他多次赴玉树市市政管理中心、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调研学习,了解有关情况组织起草了《玉树市关于北京市和宁夏中卫市市政公用事业考察报告》并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提出了玉树市下一步市政公用设施改革建议。组织协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完成了《玉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5年)实施评估》,为玉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